理性看待中职学生“升本热”

【文章来源:】 【发布人:admin】 【发布时间:2023-08-23】 【点击量:

这些年中职学生“升本”行情一直在走高,一些中职学校在官方网络平台中,大力宣传学校的升学成绩单,更有甚者,通过组织专门的升学辅导班、压缩实习等助力学生备考。




尊重中职学生的升学选择

郑建钢


7月6日,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,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会上强调,“目前,我们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,中高职学校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技能人才”。

立足“已建成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”这一基本国情,为推动中职学校多样化发展,教育部调整中职教育定位,从以往单纯“以就业为导向”转变为“就业与升学并重”,中职学校的升学教育名正言顺地从“台下”走到“台上”。此举将会带动中职教育质量总体提升,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,符合人才培养规律、教育教学规律,为“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”打下扎实的基础。

在2014年之前,职业教育仅限于中职、高职(专科)阶段,缺乏高层次教育的衔接,不利于技能人才整体水平的提升,也不利于技术人才和工程人才的培养。2014年,国务院印发了《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》,明确指出,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,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,发挥高等职业教育在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中的重要作用。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,为学生多样化选择、多路径成才搭建“立交桥”。从这一年开始,为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,各地对职业教育进行了改革,尝试“中本贯通”培养等,为中职学生提供多样化成才路径。

从学生的个人选择来说,换一条赛道扬长避短,继续升本、读研,同样可以打开他们的成长空间,可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。职教搭起了成才“立交桥”,中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把握契机,扭转学历方面的劣势。对他们升本的需求,理应多一些尊重。



中职学校不该“自废武功”

夏熊飞


近年来,尽管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,但不可否认的是,人们对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教育仍存在很大的偏见。于是乎,中职学生及家长越来越执着于实现学历提升,而一些中职学校也热衷于通过追捧本科升学率来提高知名度。长此以往,职校的“含职量”必然会大为降低。

尽管都在说“就业难”,其实当下部分行业结构性用工短缺依然明显,有着一技之长的技术工种存在巨大缺口。数据显示,随着我国产业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,到2025年,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。而随着我国经济转型,在现代制造业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,一线新增从业人员中有70%以上来自职业学校。

一个“职”字说到底是职校、职校学生的核心竞争力,如果因为学历焦虑而轻易将其丢掉,那职校与职校生在激烈的竞争中可谓以己之短博人之长,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。“升本热”中的一些极端做法很难称得上理性,对中职学生而言,未必就是正向教育,很大程度上是被唯学历论的不良导向和社会舆论裹挟着前行。因而对于部分中职学校“自废武功”的举动,有必要高度警惕并加以纠偏。

要降温中职学生“升本热”,一方面,中职教育要不断提升办学质量,让学生真正学有所长、学有所成,实现高质量就业,进而激励更多学生树牢扎根职业教育的观念;另一方面,全社会要彻底摒弃唯学历论的错误观念,从薪资待遇、社会地位、认同认可等方面,为职业教育及职校学生正名、赋能,让他们不再自觉“低人一等”,而是能与本科毕业生“平起平坐”,唯其如此,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中职学生投入到升本的教育内卷中。



切莫把“好经”念歪

李平


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,中职学生的升学途径越来越开阔,他们中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更多的机会考上大学,继续深造。这本是好事,但切莫把“好经”念歪。

就拿目前深受欢迎的“中本贯通”培养模式来说,虽为中职学生多样化选择、多路径成才搭建了“立交桥”,但在具体实施中,一些职业学校逐渐偏离初衷,甚至演变成为以本科学历为“卖点”,一味追求高升本率,导致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出现偏差。而抱着“曲线救国”的心态,中考中的不少高分考生放弃读普通高中的机会,主动选择读中职学校,他们的本意并非为学技能,而是冲着本科文凭。

职业教育是分类教育而不是分层教育,它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,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,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可以优化人力资源供给结构,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在具体实践中,需要坚守职业本性,更加突出和彰显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,其中,科学的人才选拔模式至关重要。

建立“职教高考”这种适合职业教育的选拔模式,保证职业教育办学模式、办学内涵和方向不发生偏移,做优职业本科教育,成为教育部近年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性举措之一。此前,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《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提出到2025年,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%,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。与此同时,“中职—高职专科—职业本科”一体化的职业学校体系基本建成,并逐步得到完善;国家通过升格、转设等路径,不断新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。这让人们对职校学生未来的成长成才多了几许期待。

中职生升本 学业能否跟上

张乾一


现象

学生学业水平差异化严重


 

理论高度与实践技能发展不匹配。与高考入学学生不同,中职升本新群体大学生理论基础大多相对薄弱,实践技术能力较强。这使得他们在技能学习上能够运用更成熟的学习策略,但理论基础的薄弱使其无法对技能背后的支撑理论或原理进行“方法论上的再分析”,无法做到“举一反三”。在对中职升本一线辅导员的访谈中了解到,中职升本大学生表现出来对学习的极大热情,同时,也表现出对学习的焦虑和迷茫,如果教师给他们的学习任务指向不明确,这些学生通常会表现出退缩、焦虑和不知如何下手的迷茫状态。

 

学生个体学业水平差异化严重。“对口招生”政策下的中职升本大学生,来源复杂。进入大学第一年,学生个体间的成绩就已经分化严重。有些学生出现了严重的时间管理策略上的问题,更多投入到社团工作中导致学习成绩“挂科”严重;还有些具备技能特长的学生“偏科”严重,“挂科”也普遍,出现了退学、转学、休学等现象和学业适应性问题。

 

不同专业学业水平差异化严重。中职升本“对口招生”政策几乎覆盖了所有职业教育专业,不同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难度存在巨大差异。根据一线辅导员和专业系教师的经验,学前、旅游管理等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对学习整体的适应情况较好,服装与服饰设计等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对学习整体的适应情况也较好,但数控、机电一体化、汽车维修工程等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对学习整体的适应情况较糟糕,集体“挂科”英语、高数、机械原理等课程的现象突出。特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,由于很多学生在职校学习的是动画、设计类相关专业,转入该专业本科阶段学习后,对于语言代码类课程的学习完全跟不上。

   


分析

学习策略是影响学业水平主要原因


 

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“自上而下”—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探索和革新,还要“自下而上”——关注并指导中职升本大学生的学习策略,提高学习动机,提升学习责任感,提高学业成绩。


笔者在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大一至大三3个年级的8个专业发放了1000份调查问卷。经过研究发现,学习动机、责任心和策略三者之间高度相关,特别是成绩与学习策略的相关性系数最高。学习策略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为31%,动机对成绩的影响为18%。学习动机除对学业成绩有直接影响外,还通过影响学习策略间接影响学业成绩。笔者还发现,学习动机影响学习策略,是通过学习责任心来进行的。

 

假设某一中职升本大学生想提高学习成绩,他首先触发了学习动机,然后对学习过程上心,开始有了学习计划,不断摸索更为合适的学习策略,最终提高了学习成绩。在这一过程中,要想提高学习成绩,仅触发学习动机仍不够,重要的是要努力提升他们的学习责任心,进而提升他们对于学习策略的运用水平。

   


对策

在知识深加工方面加大努力


 

提升中职升本学生的学习成绩,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改进。

 

由中职升本大学生自主设计专业领域的文化学习活动。在小部分学生带领下,发挥朋辈影响效应,推广活动内容,创新活动形式,提升大部分中职升本大学生学习责任心,激发动力,切磋学习策略。通过行为的改变,营造良好学习氛围,激励更多学生全面提高成绩。

 

设立教授任班主任制度。在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共同努力下,对中职升本大学生在元认知策略方面,特别是在如何进行目标确立、时间管理等方面有效指导,使他们更多在方法论层面进行思考,达到“授之以渔”状态。

 

注重理论学习引导。通过给予中职升本大学生有效的笔记模版、知识列表模版、思维发散导图模版等文案工具,引导其在知识深加工策略方面努力;要求他们在学习时进行有深度的提问,使用理论深加工策略,分析知识内在联系,提升逻辑整合能力。